远程眼科医联体表示,10岁是孩子视力关键点,青少年近视一定要早防早治。
青少年视力问题最凸显的就是近视问题,我国青少年近视比例非常高,近视总人数已居世界首位。上海市教委2014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,上海地区小学生近视率约34%,中学生约68%,高中生约90%。北京圣康华眼科医院的数据也显示,医院散瞳验光的小学低年级孩子90%以上已成真性近视。
远程眼科医联体眼视光专家指出,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出“先天不足、体制障碍、管理不力、轻防重治、治疗误区”五大特征,具体包括教育高峰与眼球发育高峰重叠、研究投入不足、缺乏有效预防、伪科学产品泛滥等。
远程眼科医联体表示,近视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,主要是由于现在孩子接触蓝屏设备越来越早。在我国,32.4%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荧光屏前花费1-3小时,在小学生和中学生中平均每周注视荧光屏时间5小时以内的只有10%,时间超过12小时的占到了55%,大学生每周的上网时间则超过了40小时。过分依赖电子产品,是孩子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。
远程眼科医联体还表示,近视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。如果将这些因素的危险等级做一个排名的话,最高危因素就是“持续看近”(持续近距离视物),其次是不良坐姿和握笔姿势,第三位是户外运动少,第四位是不合理照明,第五位是营养不均衡。
远程眼科医联体指出:“阅读的界面或者电子产品的屏幕越小,人们为了看清楚,眼睛离屏幕就越近,而视物距离减半,对睫状肌调节能力的刺激就会翻倍。”儿童尤其是幼儿使用iPad等电子产品时,由于手比成人短,眼睛到屏幕的距离更近。“一定不要让孩子独自接触电子产品。”
幼儿被平板电脑和精彩画面吸引后,会情不自禁地把脸贴近电视,对视力的伤害更严重。
书籍对视力的影响主要是字号太小。尤其是现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口袋书、漫画书,为不遮挡画面,文字往往特别小,有时连大人看着都费劲,对孩子视力的伤害可想而知。
目前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年用眼过度都是一个“通病”,保护眼睛的关键是做减法,即给眼睛“减负”,而10岁则是孩子视力的关键点。如果孩子在10岁之前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今后要保持这样的用眼习惯也容易得多,患近视的几率就下降了。如果10岁之前不能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今后就更难纠正了,不仅近视的患病率会增加,近视的程度也会明显加重。
远程眼科医联体实现在医联体中心医院建立会诊中心、治疗中心和培训中心,在医联体基层医院建立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慢病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;在医联体第三方运营机构建立基层科室能力建设、病源建设、提供技术及运营支持、人才培养等。远程眼科医联体帮助青少年早防早治近视问题。